乡镇文苑 张学德:田埂行 稻田内外分布不少河沟,以前,河沟水草稀疏,清清水面,随时可见鱼虾漫游,蜻蜓戏水。人一走过,青蛙、蛤蟆像下饺子似的“扑通扑通”朝水跳。在一条我熟悉的小沟旁,沟里不见一滴水,上下长满野蛮的水草。 NEW 阅读全文
乡镇文苑 张学德:火绳与蒲团 要说在倡导低碳、环保、限塑等绿色理念的今天,我们有些日常生活用品不一定非得求新求洋求高档。让一些就地取材、返璞归真的生活用品融入我们的生活,倒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。 NEW 阅读全文
乡镇文苑 刘兰生:杨梅坪的春天(外一篇) 在婉转动听的鸟鸣声中,油茶树上长出的如桃子一般大小的红艳艳、圆润润的茶泡,仿佛也在悄悄变大,悄悄成熟。一群白鹭,拍打着翅膀,在空旷的山垄里飞来飞去。 NEW 阅读全文
乡镇文苑 张学德:苲草种饼 五十几年前的一度时期,年景不好,粮食歉收,尤其到青黄不接时,岁月更艰难。但不管生活怎么难熬,日子总归要过。于是,穷则思变,人们的食材似乎一下子变得丰富起来:各种野菜、树叶、小苘种子、富秧根子等,都被用来果腹度日了。还听说有孩子吃桃仁、杏仁和蓖麻子中毒的事。 NEW 阅读全文
乡镇文苑 于军乐:秋水长天故乡人 穿过国道下小道,绿树村边合,叶静风语止,眼前浮现一大片波光粼粼的大河与巨大的河床,沂河趟便到了,在秋色苍穹之下,一眼望不到边际,夕阳下,钓鱼者撒网人,游客们乡亲们,穿梭其中,渔歌互答,孩童玩耍,乡音缭绕,小船穿梭,浮云游子意,偷得浮生半日闲,此刻感觉,家乡有此风景,好美。 NEW 阅读全文
乡镇文苑 周春军:盐河罱淤 我家的船曾在盐河上罱过两次淤,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俗话说:鱼头有火。罱淤时我们跟在大人的罱子后小泥猴似的找鱼虾,虽然弄得浑身淤泥,冻得青头紫脸,但能从一罱罱淤泥里发现鱼虾、鳖蟹,也就不觉得冷了。 NEW 阅读全文
乡镇文苑 李承峰:哈尼梯田,熠熠生辉的生态智慧 千百年来,哈尼人用双手在大自然中“打磨”和精心“雕琢”的哈尼梯田,才是一个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大地艺术,其线条、韵律、节奏无不浸透着人文之美和自然之美。 NEW 阅读全文
乡镇文苑 袁永年:寻一处原乡,怀一段时光 杨集的前生叫三星镇,三星镇的街市商铺林立,工坊遍布,上世纪三十年代就用上电灯,外地人叫它苏北的“小上海”。潮河湾就是潮河的上游端口,称之为小潮河,它随海汐潮起潮落,晨光里航船列列,暮云处帆影片片。 NEW 阅读全文
乡镇文苑 瑞文:忆婺源游记 春风吹过,油菜花如浪,生机盎然。来这里的游人如织,踩着漂浮的栈道,徜徉在婺源篁岭的花海,我想起“儿童急走追黄蝶,飞入菜花无处寻”古诗来,自己 也想变成小孩儿,追着那只黄蝶,入花海中去。 NEW 阅读全文
乡镇文苑 马西良:太行山上绝壁村----河南新乡郭亮村考察散记 陡峭的石壁,昔日只有鸟儿才能经过,看了让人心惊肉跳。经过绝壁长廊,在山的腹部贯通的一个蜿蜒曲折的长廊,山的壁间隔着凿开了大小不一的口子,顺着壁的口子望去,就是万丈悬崖,人在悬崖壁间行走,山风拂来,在峭壁间呼啸,嶙峋的山石层层叠起,以各种怪异的姿态迎接八方游人。 NEW 阅读全文
乡镇文苑 雨漫天:梦里云川 云川我没有去过,可它却分明印在我的脑海里。曲曲折折的云川溪,叮叮当当的听泉楼,重重叠叠的马头墙、高高低低的石板路,摇摇欲坠的节妇坊,云川一直萦绕在我的梦里。 NEW 阅读全文
乡镇文苑 唐红生:水墨乌镇 水墨画是灵动的。夜幕缓缓降临,古镇的灯光次第点亮。雨也赶来了,淅淅沥沥的。撑一叶乌篷船,悠悠荡漾在河面上。这乌篷船真如其名,篾片编织的船篷漆成了黑色,罩在船体上。 NEW 阅读全文